【考研政治】毛泽东经典著作总结(考研政治复习资料)缩略图

【考研政治】毛泽东经典著作总结(考研政治复习资料)

大革命时期1925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①?指出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友;
②?论述了社会各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 和领导权等问题;
③?是毛泽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文章。
?
1926年《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所谓国民革命运动,其大部分即是农民运 动
?
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阐述了农民革命的重要性,指出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中国的红色政为什么能够存在》
①?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正确地揭示了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规律;
②?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性质;
③?阐述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民革命的影响;全国革命形势的向前发展;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
?
1928年《井冈山的斗争》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及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并阐述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1929年《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古田会议决议的第一部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其精神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
总结了红军创建以来军队建设的经验,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①?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只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
②?提出了党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农村,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深入进行土地 革命,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思想。
③ 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
① 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
②?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论断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
③?提出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对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作了界定;
④ 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

1935年《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①?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②?首次提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战线的策略。

1936年《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上的大争论,系统的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①?揭示战争的规律、目的和决定胜败的因素;
②?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敌人强大、人民军队弱小、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
③ 指出“围剿”和“反围剿”是中国内战的主要形式。

1937年《实践论》、《矛盾论》
①?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
②?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③?科学的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1937年《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洛川会议)
全面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共产党全面抗战路 线的具体化,给全国人民指明了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道路。这也是我党历史上第 一次提出建立廉洁政府的施政纲领,这对于我党的廉洁政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1938年《论持久战》
① 批判了 “亡国论”和“速胜论”,总结了中日矛盾的四个特点,即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
②?将抗日战争分为防御、相持和反攻三个阶段;
③ 指出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④ 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论断。

1938年《战争和战略问题》
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
①?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和形式;[公众号:考研斯基]
②?运用联系的观点具体分析了战争问题,指明战争是中共主要的斗争形式;
③?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战争进程,确定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
④?坚持实践的观点,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1939年《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刊词》
①?指出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并论述了它们的相互关系;
② 将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为一个

1939年《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①?指出认识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②?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的矛盾和中国革命的任务;
③?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④?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
①?指出中国革命要分为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
② 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1940年《目前抗日统一展现中的策略问题》和《论政策》
阐明了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
深刻地批判了主观主义的恶劣作风,号召全党树立理论和实际相统的实事求是 的马克思主义作风。

1942年《整顿党的作风》
①?指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②?整风运动的方针是:“惩前履后“治病救人。

1942年《反对党八股》
是延安整风三著的收官之作,矛头直指当时存在于党内的老八股、老教条和洋 八股、洋教条。

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提出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

1943年《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943年《论联合政府》
①?概括了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
②?提出衡量中国一切政党政策及其实践的标准是是否有助生产力的发展
③ 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由各党各派
【考研政治】毛泽东经典著作总结(考研政治复习资料)插图
组成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1947年《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①?第一次将党当前阶段的经济纲领概括为三大经济纲领;
② 提出十大军事原则。

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①?完整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②?指出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③ 提出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必须力争并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1948年《将革命进行到底》
第一次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

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
① 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领导与基础;
②?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
③?提出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④?提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⑤?提出建国后“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⑥ 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1949年《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①?批驳“人口过多论”与“西方影响论”,阐述了中国革命发生的原因;?
② 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949年《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西柏坡会议)
①?实现伟大历史性转变的纲领;
②?用矛盾转化的观点,阐明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进入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③?运用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分析党的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和国内各个阶级的状况及其采取的政策;分析了当时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状况和党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提出两个“务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要求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 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和攻击。

1956年《论十大关系》
①?提出“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
②?指出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④?阐述了处理文艺和学术问题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⑤ 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第 二次结合的开始。

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①?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
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得到解决;
③ 社会主义社会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一一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一一非对抗性矛盾;
④ 阐述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和办法:
在政治思想领域实行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针;
在物质利益、分配方面——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一一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的方针;
对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一一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⑤?论述了两大重要思想:关于工业化道路问题一一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一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他创造性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是有长远的指导意义的。

1957年《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式》
①?提出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通称“六又”政治局面);
② 这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