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孩子被带到考研场外体验,家长如何合理制定对孩子的期望值家…(怎么带2-3岁的孩子)缩略图

5岁孩子被带到考研场外体验,家长如何合理制定对孩子的期望值家…(怎么带2-3岁的孩子)

12月26日、27日是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的日子
在济南第一中学的考点外
李女士与她5岁的儿子已经站了1个多小时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李女士认为
儿子还有16年,大约5840多天就要考研了
带孩子来到考场外是想让孩子感受考试氛围
并通过这种方式
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
5岁孩子被带到考研场外体验,家长如何合理制定对孩子的期望值家…(怎么带2-3岁的孩子)插图
默化的影响

此事件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评论
有的网友认为,这位女士对儿子未来的期盼很高,也对孩子的未来有比较明确的规划,看来是在孩子的教育上下血本了。
还有一些网友则持相反的观点,认为孩子年龄太小,可能对很多事情不能感同身受,这位母亲有可能是把自已的意愿与未完成的心愿,强加到孩子身上了!

诚然,早早树立人生目标确实是对孩子成长有 助,但是5岁的孩子,就开始背负父母考研、考博的期待,这份压力真的太大了!为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未来能有所成就,只是父母的期盼一旦变成了焦虑,教育就失去了本心。那么,在这一事件中,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是否合理?在家庭教育当中,家长又该如何合理制定对孩子的期望值?

此事件当中,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是否合理?
家长带5岁的孩子在考研场地外“感受氛围”,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家长对孩子保持了高期望值。而这种高期望值,有时候最终压垮的是那个一直在被大人逼着跑的孩子!

家长该如何合理制定对孩子的期望值?
一、由于孩子没有比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父母给孩子提要求和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有一定标准,不可脱离社会的需要和孩子自己身心发展规律。
在此基础上,家长制定目标可以分阶段,在孩子完成了一个小目标后,再给孩子制定一个能完成的稍大一点的目标。教育心理学家说,对孩子提出恰当的期待和要求,这更容易产生良好的“期待效应”。
三、每个人都有自己梦想和理想,孩子也不例外。
父母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前半生的延续,也不能视为自己的简单重复,万不可让孩子完成你年轻时未曾达成的愿望。父母应该配合学校教育,从孩子素质、综合能力发展的角度,重视孩子的个性差异,培养孩子完整的个性。
四、父母要多花费时间寻找孩子的兴趣和专长
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综合分析,有效评估,对孩子的整体水平有一个全面的解读。这样孩子就会感受到亲情和生活的温情,以此培育孩子良好的品性和性格。 总之,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对此,山东省家庭教育宣讲团专家、淄博市市直机关第二幼儿园高级教师王玉凤有自己的观点:

合理的教育期望才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对自己孩子寄予不同的期望。这些期望到了孩子身上,如果是合理的,将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可以是动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助孩子更好的达到自己的目标;如果是不合理的,只会给孩子带来成长中的负面效应,将限制和阻碍孩子的发展,就是无形的压力,并且有些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这位妈妈希望孩子将来考研和考博,她觉得自己5岁孩子还有大约5840多天就要考研了,这是提前过来感受一下考研的氛围,并且还站了一个多小时,她觉得这样的做法应该管事,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很有 助。妈妈对孩子寄予期望是好的,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但期望并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早越好。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过早,孩子又难以理解或达到,往往会让父母和孩子都痛苦,并且一直处于焦虑之中,也就是平时说的大人哭,孩子叫的“鸡飞狗跳”状态,往往“事与愿违”。
如何建立对孩子的合理期望呢?
一、期望要符合孩子年龄特点,不是家长愿望的补偿
合理的期望要建立在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尊重孩子的个性与年龄特点,多大孩子干多大年龄的事情,是孩子实现“跳一跳够得着”的愿望。对于5岁孩子来说,快速的连续跳绳、拍球运球的提高,远比站1小时看考研要更为孩子所理解。有的家长认为考研、考博孩子才会有出息,希望孩子处处拔尖。有些认为自己没实现的愿望和理想都应该由孩子来实现,恨不得自己所有的遗憾都由孩子来弥补,这是不可取的。
二、期望要符合孩子承受能力,否则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高,孩子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如果这种压力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范围,那就会给孩子造成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当今社会,很多孩子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等现象频繁发生,大都是因为压力过大造成的后果,不但毁了孩子一生,也毁了一个家庭的幸福。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独立性,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做选择,而不是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别等到问题出现后,才明白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比什么成绩都重要,那时将追悔莫及。
三、期望要符合孩子全面发展,利于孩子形成健全人格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十分地功利化,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智力方面,忽视道德品质、社会交往、合作共享、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培养。过度关注学习成绩和班级排名、给孩子制定过高的目标,即使达成家长心目中的美好愿景,孩子或许成为智力上的“学霸”,但是有些孩子却是毫无生活自理能力、不懂合作与分享、不会感恩生活的“躯壳”。
合理的期望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实现自己想要的人生价值。
各位家长
您怎么看待这件事?
您认为这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否合理?
在家庭教育当中
父母又该怎样合理制定对孩子的期望值?
更多家庭教育问题
欢迎关注养教有方小程序
声明
本文事件报道参考:自媒体创作者缺舟也渡人。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作者:倪珍臻
本文编辑:小机灵儿
责任编辑:刘龙 林美妮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