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工程师报名方舱志愿者得知他的考研梦后,大白送来纸笔祝他成功(网络工程师报名官网)缩略图

23岁工程师报名方舱志愿者得知他的考研梦后,大白送来纸笔祝他成功(网络工程师报名官网)

图说:曾超协助医护人员发放餐食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南一方舱的收治工作在上海市东方医院医护团队的默契配合下,不知不觉已有一个月了。在医护与患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方舱的日常运作有条不紊,在收治过程中,也有许多患者自告奋勇,组成志愿者队伍,协助医护共同完成日常的舱内工作。这一场患者与医护的“双向奔赴”,让方舱的隔离生活充满了理解与温情。
4月25日进舱的曾超,是一名23岁的工程师。去年刚离开老家河南来到上海就业,没想到遭遇疫情不慎感染的他,从隔离点转移到了南一方舱。初到时,他内心十分惶恐,“一来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出院,二来怕方舱环境不好。”
这的确是每一位入舱患者都会担忧的问题,而入住后没有多久,曾超的忧虑便烟消云散了。上海市东方医院的医护团队在方舱投入使用前,曾五次来到工地进行实地勘察,为了能让患者们住得安全、住得舒心,他们从生活角度出发,为建设工作建言献策,尽可能地照顾到患者隔离生活的方方面面。
“入住后,我发现这里有稳定的热水,有空调设施,还有独立的卫生间。三个人住一间,空间也非常大。在医护们的防疫科普和细心叮嘱下,大家的防护措施也做得很好,除了吃饭与洗澡,其余时间舱友们一直佩戴着口罩。”曾超也细心地观察到,医护们穿着大白照顾大家很不易,于是,他自告奋勇申请加入志愿者队伍。
作为志愿者,他平日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发放餐食。“没做志愿者时,没有体会到这些琐事的复杂。”曾超感慨。由于他住在二楼,每次发餐需要搬运七八箱餐食上楼,然后按照顺序推着推车依次将餐食放到每个房间的门口。立夏过后的上海,气温逐渐升高,加上餐盒本身的热度,每次发放完毕,曾超的身上早已全是汗水。而他也留意到身穿大白防护服的医护们更是不容易,自己也尽可能地多干一些、多替医护们分担一些。

图说:曾超在方舱里坚持备考
在方舱隔离期间,曾超不仅要做志愿者工作,同时还要准备考研。他说,考研是自己一直以来的目标,他希望自己能考上哈尔滨工程大学继续深造。因此,在隔离的日子里,除了当志愿者外,其余的时间他一直在房间内
23岁工程师报名方舱志愿者得知他的考研梦后,大白送来纸笔祝他成功(网络工程师报名官网)插图
复习迎考。上海市东方医院的医务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深受触动。虽然“隔行如隔山”,方舱的医护们不能为他提供“学术支持”,但“后勤保障”必须到位——大家迅速为他找来了纸笔供他复习备考。“非常感谢我们的大白,在我转移到这里的第二天,我就问能不能给我找一支笔和一些纸。大白过了一会儿就给我送来了,并且我第一次的纸用完后,他们又给我送了厚厚一沓。”即使大白们每日都要换班,他们也会叮嘱换班的同事,要记得为这位备考的志愿者准备些纸笔和学习用品,为他的考研之旅助力。南一方舱的医疗领队李铁岩与同事们也会时常为曾超加油打气,大家的鼓励给曾超带来了奋进的动力。
目前,曾超的方舱志愿者工作仍在继续,而他的白纸上也早已写满密密麻麻的学习笔记。“我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之下,乌云终会散去,阳光将照耀大地,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南一方舱的医护们衷心地祝愿这位热心的志愿者能考研“上岸”,入读自己的理想院校。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通讯员 许泽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