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贴 武汉大学2020年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分数线缩略图

预测贴 武汉大学2020年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分数线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教育始于1983年的新闻系,2000年12月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

学院现设:新闻学、广播电视、广告学、网络传播四个系。

6个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告设计方向。

学校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一个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五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新闻学、传播学、跨文化传播学、广告与媒介经济、数字媒介。

五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新闻学、传播学、数字媒介、广播电视艺术理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一个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新闻传播学。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4人,教授21人(含博导17人)、副教授19人、讲师14人;9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以及在国外或境外学习、访问、交流、讲学经历;有1位国家级教学名师、1位入选国家第一批“万人计划”、4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位珞珈杰出学者、1位楚天学者特聘教授、2位珞珈学者特聘教授、3位珞珈青年学者。

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近1500人,其中本科生7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700余人等。

一、考试科目

1、招生院系:新闻与传播学院

2、招生专业: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研究方向:5个

01 (全日制)新闻学

02 (全日制)广播电视

03 (全日制)广告传播

04 (全日制)网络传播

05 (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3、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4、同等学力需加试科目:

①新闻学概论(
预测贴 武汉大学2020年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分数线插图

01)

②广告学概论(02)

③网络传播概论(04)

④广播电视概论(03)

二、参考书目

武汉大学未指定参考书目,经考过研究生的经验总结,可以学习以下书目。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参考书目:《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 人大出版社 《新闻理论纲要》李卓钧 武大出版社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 复旦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人大出版社 《传播学引论》李彬 新华出版社 《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石义彬 武汉大学出版社。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参考书目:

新闻学:1.罗以澄:《新闻采访学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2.强月新、单波:《现代新闻写作》,安徽人民出版社 3.夏琼:《新闻赏析》

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1.王瀚东主编:《电视摄像的理论与实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蔡凯如、黄勇贤编:《穿越视听时空:广播电视传播论》,新华出版社 3.麦克奎恩:《理解电视》,华夏出版社 4.补充《中外广播电视史》郭镇之,复旦大学出版社 5.补充《广播电视概论》,宫承波等著,第一单元:广播电视历史论 6.补充《广播电视业务》最新版,包括采访、写作等,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7.陆晔《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里有受众研究、广电史等多个知识点,重点看

广告学方向:1.姚曦编著:《广告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2.饶德江编著:《广告策划与创意》,武汉大学出版社 3.张金海:《广告经营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4.周茂君编著:《广告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5.《数字营销传播案例教程》程明,钱广贵 6.《新媒体广告》张玲,周茂君 7.《现代广告学教程》张金海

网络传播方向1.《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三版,人民大学出版社。 2.《新媒体内容与生产》杨嫚、周茂等。 3.《计算机网络应用教程》王洪等,机械工业出版社(看前半部分)。 4.《新媒体技术》洪杰文(2016年更新书目)武大老师新出版的系列 5.《web技术
预测贴 武汉大学2020年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分数线插图

原理与应用》何明贵 刘莉 冯先成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6.《新媒体概论》周茂君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复试分数线及招生人数

2019年招生人数56人(含非全日制),推免18人。

其中全日制录取人数38人,非全日制招生人数0人。

2019年,英语政治55,专业课90,总分360分

2018年,英语政治60,专业课90,总分365分

2017年,英语政治60,专业课90,总分355分

四、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经验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清华本科水平。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