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次手术体内56根钢钉,山东女孩考研支教做义工样样出挑
患有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她 经历过11次手术 体内“藏”着56根钢钉 只能穿妈妈做的“特制运动鞋” 然而,生活的不幸没有压倒她 这个瘦瘦小小的女孩 乐观开朗、成绩优异 到山区支教、去敬老院做义工…… 都有她努力的身影 自立自强,获评自强典范 生活的艰辛让她更加自强,立志不断从各方面提高自己,尽力让身体缺陷不再成为限制,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入学以来,她多次荣获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十大杰出青年学生”和“年度特别嘉奖”等荣誉,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 2014年5月,她荣获了山东省“自强典范”残疾人事业发展贡献
奖,在德州市残联举办的残疾人自强典范事迹报告会上,她向在座的每一位残疾人朋友传递着正能量:“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无论幸运与否,都应该在自己生命的花期中活得灿烂,赢得属于自己的尊严”。2015年,她又荣获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并获得考研自强奖学金。 学会感恩,用反哺回馈母校 她是一位朋辈小老师,在校“学习支持辅导中心”辅导身边同学的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专业课程。
她是一个公益小站长,在理学院“IE科普小站”曾组织“大手拉小手”等系列公益圆梦活动,获得《扬子晚报》、《金
陵晚报》的报道。
她是一名热心志愿者,去往南京江宁特殊教育学校与智障孩子们做游戏,陪他们一起画画、唱歌。在2016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南航分营中,她担任志愿助理班主任,带领中学生营员感受大学生生活。
每年暑假,她都回到母校德州一中开展“南航学子德州行”活动,带领学弟学妹们从不同方面了解一个立体的南航。
她经常前往敬老院,为那里的空巢老人送去温暖。在她看来,这只是第一步,将来,她还会通过其他各种方式、各种途径,来感恩学校、反哺社会。 选择奉献,用行动回报社会 每年寒假,她都在社区做义工。性格开朗的她,成为了社区文艺活动的排头兵,不但自己上阵,她还为社区编排其他节目。她要让需要帮助的人真切地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并用点滴行动将爱心延续下去。
本科毕业前夕,经过主动报名和学校层层选拔,她正式成为了全国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来到四川乐山犍为县大兴中心小学为可爱的孩子们上课,承担了三门主科和四门副科繁重的教学任务。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她所带的班级取得了全乡第一的好成绩。
寒冬里,她和其他支教团成员还与母校取得联系,为山里的的孩子们募集了冬日暖衣。她越来越确信这就是她感恩与回报社会的最好方式。 这就是陈玉秀的故事,一个不愿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一个努力让自己挺直腰杆,一个愿意给更多人带去正能量的山东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