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学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姐工作or考研如何抉择…(东北师范大学学硕数学专业初试分数线)
|==一、考研动机
作为跨专业考生,一战是2019考研,当时对本专业考研并无清晰的内部动机。谈不上兴趣,也没有执念,只觉得应该跟着人潮一起去尝试,结果当然是失败了。
后来我在自己的公主号里写当时的心情,大概是说:我们好像不愿意给自己多一点儿的时间,反倒一直在关注同龄人走了多远。就好像赶火车一样,在站台上都急着跑进标记着“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的火车,哪怕有时候也不知道为什么,但这种困惑又终究比不过“不上去就只剩下自己”的恐惧。所以到头来,车上的人总会比滞留在站台上的人多。
知道考试成绩一定不理想,于是初试考完的第二天,我就和室友去拍了证件照,决心再也不要考研了。
毕业后,我进入了一家上市企业工作。万事开头难,崩溃是常态。尤其过年的时候正好赶上疫情,大家都在家办公,没有办法及时向同事请教的我一边在家里哭,一边对着表格研究。找工厂同事问,记笔记,打提前量,慢慢地我熬过了那样的瞬间,也渐渐地适应了工作的节奏。
回到公司以后,正好是年审的关键阶段,我经常抓着前辈问问题。后来有一天前辈说,比起机械地操作,愿意思考这些业务背后的原理很难得。我在这件事上受到了鼓励。就这样,我似乎在那段很难过的日子里找到了自己的长处。
我喜欢刨根问底,我认为我应该把这种特质迁移到自己更加感兴趣的领域上。于是尽管很多人劝我再等等,不要太冲动,我还是执拗地在年中离职了。有条不紊地交接了手头的工作以后,我开始回老家备考。
这份工作的缓冲与打磨让我觉得我还有很多勇气去做喜欢的事情。
所以,说了这么多,我无非是想强调,也想鼓励大家,真的不用害怕所谓的“掉队”,更不要随波逐流。考研动机很重要,要去尝试,去思考,去找自己擅长的地方。看清楚自己的想法以后,做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后果。
二、信息收集
如果除了动机和努力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事,我认为是:信息。
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增加学习的焦虑程度。一是找不到复习重点,二是不好
监控自己的复习进度。所以,我选择了报一个班, 助自己减少跨考的迷茫感。但这个也要因人而异,我认为大家也需要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权衡和选择。
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再丰富都需要去主动利用。我首先是从看报考分析视频开始的。印象里这是 b站官网账号中的一个视频,里面讲了很多有用的信息。提取一下,我当时是明确了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确保跨考不用担心(依然有很多选择);
第二,初步了解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因为还没有开始系统地学习,所以先做
到对各个方向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
第三,学校筛选。先确定学硕还是专硕,再结合地区和学校难度做选择。我
选择学硕,是因为我有读博的想法,倒推出学硕(当然专硕也是可以读博的,没有这么绝对)。地区和难度方面,我想要读一所211院校,所以我瞄准了华中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
当时东师还没确定加入统考,所以我决定先按照312书单复习,同时也关注了书单和312相差不大的哈尔滨工程大学(211),也有留意非211但心理学也很不错的辽宁师范大学。
第四,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 会 助学员及时地搜集有用的信息并
提醒,我也是从老师这里知晓了东师加入312统考的消息。
三、复习思路
1、政治
我的备考是从7月开始的,很多人都觉得7月学习政治还早。但当时我的感
受是:如果每天只做英语真题阅读以及专业课的学习,会有一点单调。我也请教了学姐,最后我决定每天学习部分政治的知识点来更换思路。以下是我的部分心得:
(1)马哲重点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什么例子体现了什么原理;二是掌握keywords的错误说法。关注这两点,后期对选择题的 助很大;政经部分关注成对的概念和公式;科社可以花较少的时间来学习。
(2)史纲关注历史脉络,例如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各个阶级做了哪些努力,是否反帝,是否反封以及为什么。搞清楚前因后果,就不需要机械记忆。另外,整理土地和著作等线索。把史纲学好,会让后期毛中特的学习事半功倍。
(3)毛中特虽然内容多,但和时政的联系会更紧密。
(4)思修可以花较少的时间来学习。
当然,政治每一年都会结合时事有侧重的考点,要关注有经验的老师的动态。不要忽视政治这门科目。
2、英语
我一战时考的英语二,成绩还不错,这次英语一的目标定在70分,所以我腾出了部分英语的时间分给我不擅长的专业课。
最开始花了一些时间温习语法,后面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背单词(核心词汇+真题词汇)和做真题。part a的阅读都要限时做,17min内一篇,对完答案后三步走:一,收集陌生的词汇和词组;二,分析文章逻辑和出题逻辑;三,积累知识背景。
复盘英语,我的作文不够理想,因为只对小作文做过精心的准备。所以大家在复习到后期的时候,要记得:除了阅读,作文也很重要。
3、专业课
学姐一对一的第一节课就是结合我的情况 我制定了专业课的复习计划,这一点让我很安心,也让我能够随时查看自己的进度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还是那句话,信息要掌握得充分,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点之前完成什么任务,就不用焦虑复习时间够不够的问题。我的备考时间不算紧张,也不是十分宽裕,所以根据重难点以及科目有效地分配时间十分重要。
七本书有不同的侧重。普发教社偏文科,实统测偏理科。至于背诵,其实都需要背,只是模式稍有差别。以下是我复习时的一些心得:
普心要求全面,要求细节。作为跨考生,在一开始对知识框架不清楚的情况下读课本,我的记忆效果并不好,常常找不到重点。后来就求助了学姐,改变了策略。学姐 助我针对性地做了梳理,然后我自己整理思维导图,再回看课本,就觉得有迹可循了。所以课本的确要看,但不是硬看。如果也有跨专业的同学和我有相同的困惑,可以尝试先建立框架感再读书的这个办法。